初中的孩子通常情况下处在13-15岁之间,在这个阶段孩子比较容易出现不听话情绪,大家作为父母的应该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,不可以再拿他们当做孩子子来对待了,这时对于初中青少年叛逆该采取哪种手段呢?
初中青少年叛逆如何解决
1、心理上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理解、信赖、尊重。
孩子进入初中后与爸爸妈妈的关系疏远了,这正是中学生走向成熟的开始。作为爸爸妈妈应理解、信赖、尊重初中孩子的独立性和成人感,不要以我们的想法强迫孩子改变兴趣。只有如此,才能使初中孩子感到激励,缩小爸爸妈妈与孩子的心理距离。
2、行为上让孩子感觉到平等、明主。
假如爸爸妈妈真的能以平等的姿态,以同志和大朋友的身份与中学生交往,就能缩短中学生与我们的距离,缓和、解除中学生对我们的反抗情绪,使他们乐意同意爸爸妈妈的合理需要,甚至打开他们闭锁的心理。中学生所需要的平等与民主实质是反对爸爸妈妈的父母式作风、过分的爸爸妈妈尊严。他们需要爸爸妈妈与自己平等,假如这种愿望得以达成,初中孩子就会报之以信任和热情,如此,爸爸妈妈的指导教育才能转化为自我进步的内容。
3、办法上擅长统一认知、乐于情感同频。
好的交流肯定有两个应具备的条件:统一的认知和同频的情感。当孩子的认知跟家庭和周围的学习环境相符,情感处于同频状况,那样父母对孩子的引导肯定是事半功倍。反之,不听话就会愈加紧急。伴随和引导是打造统一认知和情感同频的最好方法。
初中青少年叛逆是什么原因
1、伴随身心进步的加快,孩子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增强,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,不再想同意老师和父母的“保护”,期望得到像成人那样的尊重。但,很多父母只看到他们幼稚的一面,仍然把他们当孩子看,还一味需要他们听话。有些老师也觉得学生叛逆是一种不尊重的表现——这种心理差距是导致逆反心理的一个缘由。
2、强烈的好奇心,尤其是对成人世界的好奇,使得他们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,越想得到;对那些遭到封闭禁锢的事物,向往之情更为迫切,以至于产生你越不让我了解,我就越想了解的逆反心理。这就需要父母在孩子面前应慎言,要对孩子的接触范围有了解的认知。
3、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进步。他们开始对日常和书本上遇见的问题独立地衡量是非、判断曲直;对老师和父母的教会,他们常用批判的见地来审视。考虑问题不愿受其他人影响,做事情喜欢自行其是。因此他们比较容易把父母老师的劝说、教育看成是吹毛求疵,有意施压,多管闲事,是对他们自尊心的伤害。
初中青少年叛逆的表现
1、强词夺理爱顶嘴
假如你发现我们的孩子过去特别听话懂事,到了初中之后特别喜欢顶嘴和强词夺理,这个时候不要担忧害怕,这可能是到了青少年叛逆期。
2、奇装异服
让青少年叛逆期的孩子最开心的事,就是凸显我们的个性,所以在着装打扮上会选择比较与众不同的方法,他们感觉自己是独一无二的,但在爸爸妈妈眼中,却是不伦不类。所以当孩子对奇装异服很有兴趣时,说明他们已经进入到青春叛逆期,父母要引起注意。